当前位置:首页 |
|
信息来源: 市委办公室(市档案局) | 发布时间: 2022-08-17 15: 41 | 作者: 杨正兴 | 浏览次数: |
作为365bet首页_365bet中文网站_beat365英超欧冠比分的核心城区,椒江推动二次工业化,目的就是要成为全市范围新的增长极,通过产业发展攀上高梯度区域,发挥极化效应,实现技术、人口、信息、资本等资源的集聚,增强对全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进而推高台州城市能级。如何使椒江在现有的工业基础上,更快更好地实现二次工业化,需要进一步地思考与研究。
一、椒江二次工业化的空间布局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而土地空间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核心资源。椒江的国土空间非常狭窄,在台州各县(市、区)中属最小,总陆地面积280平方公里。2019年将64平方公里的区域划归台州湾新区,剩下土地中耕地、山林、河道占了140平方公里,能用来搞开发的用地仅剩70多平方公里,极为有限。椒江承担着台州城市化的重任,诸如住宅、商业、教育、卫生、市政公用设施等城市建设用地占了大比重,工业用地极其稀缺。截至2021年,椒江工业用地总量仅1.2万亩,约8平方公里。近几年来,椒江年均工业供地仅200多亩,2021年供地552亩,与温岭、临海、三门等动辄上千甚至数千亩用地相比,无法同日而语。更何况,随着城市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和城区“退二进三”的推进,原有的工业用地也不断演变为三产用地,工业空间更是紧缺,葭沚、洪家都已成为中心城市的核心商区。目前,椒江的工业基础主要分布在三大片区,分别为海门东部的外沙、岩头片区、椒北的二桥、大桥周边片区以及沿洪三路一带的洪家、下陈工业片区,还有零星的老旧工业点。这几个片区,可以说承载了椒江工业未来发展的希望。从中心城市的地域空间来看,椒江的二次工业化无疑只能在这几个地方继续演绎。重心是要利用“三区三线”规划调整的契机,想方设法谋取留足工业化发展空间,实现制造业向拥江向海的临港产业带跃迁。具体来说,就是要夯实椒江北岸二桥以东万亩区块,城区东部临海万亩区块,以及南部洪家下陈万亩区块。围绕这三个“万亩基地”,布局形成三条制造业产业带,这是椒江未来的工业走廊。通过先进制造业的驱动,实现城市的精雕细琢,构筑富有椒江滨海特色的城郊新城,引领和辐射市区甚至全市。靠近中心区的白云、葭沚、海门的西片及与洪家、下陈连接区块应植入服务三大工业走廊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高档商贸业及教育医疗相关优质产业,前所、章安余下的区域布局都市型文化休闲产业和职业教育等特色服务业。零星的老旧工业点,将逐步在城市功能升级的大潮中陆续退出。
二、匹配椒江中心城区定位的产业形态
工业布局理论认为,一个区域产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取决于该区域获取资源的成本优势。譬如交通运输便利、劳动力成本便宜、市场需求旺盛以及原材料、能源等资源丰富,等等。从生产要素比较来看,椒江除了中心城区区位条件和交通便捷之外,其他并不占优。在人才所需的生产生活环境、研发创新、信息流通、融资供给方面,算得上是颇具魅力,因此,主城区的产业形态理应扬长避短、摒弃劣势。当前发达经济体的先进制造业正呈现知识化、数字化、服务化、绿色化的新趋势,这也反映了二次工业化的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面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的制造业,而不是恢复过去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或以加工制造为主的传统制造业。椒江的二次工业化,无疑要切合这一趋势,选择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的先进制造业态及其生产性服务业。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产业的发展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但有适不适合之别。中心城区因其城市功能和市民对生产生活环境的较高要求,使得与其匹配的应是资源集约、环境污染小、辐射能力强、对城市贡献大、宜产宜居的产业。唯有如此,才会获得市民鼓励和支持。当下,国家大力提倡的新兴产业是首要选择。它是未来工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围绕新兴产业所形成的新兴产业集群将会成为下一轮经济繁荣的重要支点。台州“五大城”规划的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健康、未来汽车和精密制造产业,均属这一范畴,是主城区发展的重中之重,未来的椒江制造非此莫属。再譬如,传统产业链价值关键环节的制造,是产业转型的题中之义。类似缝制设备产业中的伺服电机和电控系统,以及需要进口替代的关键配件,它最具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掌握这些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就能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攀升,从而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有,适合定制化产品的服务型制造,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广。在数字化改革的背景下,实施传统产品智能化转型,推动制造业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和业态创新,从而发展成为全新的产业形态。椒江家电产业中星星冷链后端服务链的拓展就是很好的实证。这种利用互联网实现增值的业态,是未来椒江制造的重要方向。此外,为这些制造提供全周期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更是城市产业的重要形态。生产性服务业根植于制造业,又助推制造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主城区的特色和优势在现代服务业,应充分发挥人才与职工生产生活环境良好和产业生态健全的优势,推动研发创新、工业设计、品牌营销、资本融资、增值服务等高知识密集环节的集聚,壮大科创经济、人才经济、楼宇经济等生产性服务行业。
三、椒江二次工业化的若干途径
椒江的二次工业化,离不开现实的产业基础,也少不了快速城市化的支撑,必须在城市不断的有机更新中逐步实现转型。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以下几种途径值得探索。
1.产城融合模式。以产带城,因城促产,这是城市发展的普遍路径。尤其是城市处于扩张期,更是如此。建经济开发区或高新区,就是其中的通用手段。台州中心城市的发展,就是这一过程的体现。原先的椒江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台州经济开发区,通过招商引产、基础建设,最终发展成为核心城区,从而填满椒黄路三个组团框定的城市空间。这种途径的不足之处在于城市开发初期过于粗犷,难以避免再次城市化。不过,随着城市建设顶层设计获得广泛接受,城市空间规划执行越来越严格,摊大饼式开发越来越慎重,城市发展正朝着精细化方向迈进。实施二次工业化,以产城融合推动中心城市升级,仍是当前一条可行的途径。椒江北岸的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开发和东部新城建设,可以看作这一过程的实践。不过,如何做到产业空间和高端城市配套功能的协调发展,如何严格执行非规划允许的产业禁止准入,如何完善城郊新城中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的配套设施等,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2.上市裂变模式。上市公司或大企业集团投资建设新的产业园,带动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这是最有效的工业本土化之路。上市公司本身具有资本市场的强大优势,所从事的行业要么是新兴产业,要么是传统制造中掌握核心技术,科技含量普遍较高,又处细分市场的龙头地位,在产业链中影响巨大。它扩大产能,或延伸上下游产品链,将快速推动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兴盛。水晶光电300亩新的产业园区建设,将造就椒江超百亿元的光电产业群。杰克在湾区打造的千亿亩产业新城,将使台州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缝制设备生产基地。强鹰信质380余亩的智能工厂建成落地,将在北岸形成新能源汽车的配套产业链。数百甚至上千亩的大企业产业园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程度高,行业集中度突出,不仅能实现当地主导产业的壮大,而且也将铸造一个产业、人才、生产要素和公共设施集聚的新城。在推进产业园建设的同时,核心环节是要同步设计相应的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设施,避免新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配套功能的缺失。
3.招大引强模式。一个重大项目,特别是超大型项目的引进,可以无中生有催生一个全新的产业,构筑一个产业链,形成一座产业新城。这是以工业化加速推进城市化的经典路径,在许多地区不断上演。譬如青岛引进了一个芯恩超百亿项目,山东从此诞生了芯片制造产业集群。上汽大众、吉利汽车两个超百亿智能产线落户杭州湾,杭州便成了国际一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波音737项目的建成,舟山凭空创造了飞机制造产业链。温岭招引了贲安新能源项目,不仅将在当地形成千亿新型储能产业集群,还将形成30万人口规模的滨海新城。招大引强正是椒江实现产业和城市快速升级的捷径。虽然难度巨大,但值得学习借鉴。
4.专精特新模式。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是一个区域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中已具规模的“专精特新”企业则是今后产业壮大的后备梯队,也是未来上市公司的种子选手。像奥翔药业、联盛医化、定向反光等,原先都是椒江土生土长的企业,因主城区空间限制不得已到外扩大发展,最终成为外地的上市公司。加大对这类型企业的培育,扶持掌握核心技术并具有细分市场地位的“专精特新”企业,就相当于在培育自己未来的上市公司。椒江二次工业化必须立足现有的产业基础,千方百计留住这些中等实力的企业。在其处于成长烦恼的途中,倾力解决存在的瓶颈问题,通过异地置换、立体生长、定向招引等方式,解决制约其发展的土地空间问题,扶他们一段、助他们一程,实现今后的蝶变。千万杜绝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心态,一方面花力气招商引资,招进一些花瓶,浪费稀缺的土地资源,另一方面本土有实力的企业不断往外搬迁,得不偿失。
5.城市更新模式。台州多年的城市化推进,使得原先的城郊变成了如今的城中心,改革开放初发展起来的乡村工业园或老旧工业点,逐渐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反面教材。厂区乱、外观差、违建多、安全隐患大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对这些区域实施改造刻不容缓。不过,这些原属工业的老旧区块,因城市空间规划调整,很大部分变成了三产,成了城市的核心商区。还有部分原先在城区内的老工业厂房,通过“腾笼换鸟”等途径,进行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升级改造,实现“退二优二”发展。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城市的有机更新,是中心城市演变升级的重要途径。椒江要增强中心城区功能,对这些问题突出的老旧工业点进行迭代升级是绕不开的,关键是升级改造不能一味地发展商贸业,全都变成餐饮酒店,而应按照完善中心城市功能的要求,保留一些匹配的先进制造业,比如立体工业,引进并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这对增强城市功能大有裨益。
6.平台经济模式。在现有的城市空间规划之下,利用城区三产空间,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于先进制造业,是椒江弥补工业空间局促、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一环。在原先老旧区块的更新改造中,比如“一江两岸”区块的开发,植入科技孵化平台,引入基金孵化小镇,发展金融中心、总部经济和首店经济,创新楼宇经济业态。利用主城区高铁、临港便捷条件,建设航运物流基地,打造中心城区运输洼地。发挥核心商业区人口和商业业态繁华的优势,发展数字赋能中心,壮大网红直播基地、通信软件服务业,构筑数字赋能中心。结合城郊“退二进三”或“退二优二”的契机,引入M0模式,扶持发展工业设计小镇、科创研发中心、重点产业实验室,实现产城融合。借助核心区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完善的条件,布局人才聚集点和其他公共服务业,实现人才、资本、科技、物流等的集聚。通过平台带动,创新经济业态,实现高端服务业集聚集群,切切实实把椒江打造成为功能完善的核心区。
(作者系椒江区经济信息化和
科学技术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